別名 | |
漢語拼音 | ye mai zi |
英文名 | seed of Wild oat |
藥材基原 | 為禾本科植物野燕麥的種子。 |
動植物形態(tài) | 1.野燕麥 一年生草本。稈直立,光滑,高60-120cm,有2-4節(jié)。葉鞘光滑或基部有毛;葉舌透明膜質(zhì),長1-5mm;葉片扁平,長10-30cm,寬4-12cm,微粗糙,或表面及邊緣疏被柔毛。圓錐花序頂生,長10-25cm,分枝有棱角;小穗長18-25mm,有2-3朵小花,其柄彎曲下垂,先端膨脹;小穗軸密被淡棕色或白色硬毛,其節(jié)脆硬,多斷落;穎草質(zhì),幾相等,通常有9脈;外稃質(zhì)地堅硬,第1外稃長15-20mm,背面中部以下常有較硬的毛,芒自外稃中部稍下處伸出,長2-4cm,膝曲,芒柱棕色,扭轉(zhuǎn);雄蕊3,子房無毛。穎果被淡棕色柔毛,腹面具縱溝,長6-8mm。花、果期4-9月。 2.光稃野燕麥 本種形態(tài)與野燕麥基本相似,主要區(qū)別在于:外稃光滑無毛。 |
資源分布 | 1.野燕麥分布于我國南北各地。 2.光稃野燕麥分布于我國南北各地。 |
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 | 1.野燕麥生于荒蕪田野。 2.光稃野燕麥生于山坡草地、路旁及農(nóng)田中。 |
藥用植物栽培 | |
采收和儲藏 | 夏、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,脫殼取出種子,曬干。 |
藥用部位 | |
生藥材鑒定 | |
中藥化學成分 | |
理化性質(zhì) | |
中藥化學鑒定 | |
中藥有效成分結(jié)構(gòu)式的測定 | |
炮制方法 | |
劑型 | |
中藥制藥工藝 | |
藥理作用 | |
藥理學 | |
藥代動力學 | |
毒理學 | |
藥物配伍 | |
藥性 | 甘;溫 |
歸經(jīng) | |
功效 | 補心止汗 |
功效分類 | 補益藥 |
主治 | 虛汗不止 |
用法用量 | 內(nèi)服:煎湯,10-15g。 |
用藥禁忌 | |
不良反應及治療 | |
選方 | |
臨床運用 | |
各家論述 | |
考證 | 出自《重慶草藥》 |
藥物應用鑒別 | |
藥典收錄 | |
藥材拉丁名 | Semen Avenae Fatuae |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| 1.Avena fatua L. 2.Avena fatua L.var.glabrata Peterm. |
科屬分類 | 禾本科 |
出處 | 《中華本草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