別名 |
尖尾峰、起瘋曬、趕風曬、趕風帥、赤藥子、趕風柴、黑節(jié)風、握手風、粘搦風、穿骨風、大風葉、廉魚風、雪突、牛舌癀
|
漢語拼音 |
jian wei feng
|
英文名 |
|
藥材基原 |
為馬鞭草科植物尖尾楓的莖、葉。
|
動植物形態(tài) |
尖尾楓,灌木或小喬木,高2-5m。小枝四棱形,紫褐色,幼時稍有多細胞的單毛,節(jié)上具毛環(huán)。單葉對生;葉柄長1-1.5cm;葉片披針形至狹橢圓形,長14-25cm,寬2-7cm,先端銳尖,基部楔形,邊緣具不明顯小齒或全緣,表面主脈及側(cè)脈有多細胞的單毛,背面無毛,有細小黃色腺點,干時下陷也峰窩狀小洼點;側(cè)脈12-20對。聚傘花序腑生1.5-3cm;花萼有腺點,杯狀或截頭狀,冠的2倍;子房無毛。果實扁球形,白色,徑1-1.5mm,具細小腺點;ㄆ7-9月,果期10-12月。
|
資源分布 |
分布于江西、福建、臺灣、廣東、廣西、四川等地。
|
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 |
生于海拔1200m以下的山坡、山谷、叢林中或荒野。
|
藥用植物栽培 |
|
采收和儲藏 |
夏、秋季采收,曬干或鮮用。
|
藥用部位 |
|
生藥材鑒定 |
性狀鑒別,莖枝呈辯證柱形,表面棕褐色,有點狀凸起的灰白色皮孔,節(jié)上有一圈黃棕色柔毛。葉皺縮破碎,完整者展平后呈披針形至橢圓形,長10-20cm或更長,寬2-5cm,先端銳尖,基部楔形,全緣或有不明顯小數(shù)點齒,上面暗綠色,下面暗黃綠色,有細小的黃色腺點;葉柄長1-1.5cm。葉腑有殘留小花。揉搓后有芳香氣,味微辛、辣。
|
中藥化學成分 |
|
理化性質(zhì) |
|
中藥化學鑒定 |
|
中藥有效成分結(jié)構(gòu)式的測定 |
|
炮制方法 |
|
劑型 |
|
中藥制藥工藝 |
|
藥理作用 |
|
藥理學 |
|
藥代動力學 |
|
毒理學 |
|
藥物配伍 |
|
藥性 |
味辛;微苦;性溫
|
歸經(jīng) |
|
功效 |
祛風散寒;散瘀止血;解毒消腫
|
功效分類 |
祛風散寒藥;散瘀止血藥;解毒消腫藥
|
主治 |
風寒咳嗽;寒積腹痛;風濕痹痛;跌打損傷;內(nèi)外傷出血;無名腫毒
|
用法用量 |
內(nèi)服:煎湯,10-15g,鮮品加位;或搗汁飲。外用:適量,搗敷:或研末撒。
|
用藥禁忌 |
|
不良反應(yīng)及治療 |
|
選方 |
|
臨床運用 |
|
各家論述 |
|
考證 |
|
藥物應(yīng)用鑒別 |
|
藥典收錄 |
|
藥材拉丁名 |
Caulis te Folium Callicarpae Longissimae
|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|
Callicarpa longissima(Hemsl.)Merr.
|
科屬分類 |
馬鞭草科
|
出處 |
《中華本草》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