別名 | |
處方來源 | 四川中醫(yī)1988,(6):23 |
劑型 | 湯劑 |
藥物組成 | 白術(shù)10g,白慈仁10g,雞內(nèi)金10g,延胡索10g,枳殼10g,白芍15g,烏梅20g,炙甘草6g。 |
加減 | 脾虛甚加黨參、茯苓;胃陰不足加沙參、麥冬;中焦積熱加黃連、金銀花;痰濕中阻加陳皮、半夏;胃粘膜活檢有腸上皮化生者加白花蛇舌草、半枝蓮。 |
功效 | |
主治 | 萎縮性胃炎。 |
制備方法 | |
用法用量 | 日1劑水煎服。 |
用藥禁忌 | |
不良反應(yīng) | |
臨床應(yīng)用 | 治療萎縮性胃炎30例,男25例,女5例;年齡最小19歲,最大66歲,病程最短半年,最長30年。結(jié)果:顯效(胃粘膜萎縮性病變及腸化消失)9例,占30%;有效(萎縮及腸化減輕)16例,占53.33%;無效5例。總有效率為83.33%。 |
藥理作用 | |
毒性試驗(yàn) | |
化學(xué)成分 | |
理化性質(zhì) | |
生產(chǎn)廠家 | |
各家論述 | |
備注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