別名 | |
處方來源 | 王旭高醫(yī)書六種引姜體乾方 |
劑型 | 散劑 |
藥物組成 | 黃芩3g,白芍3g,當(dāng)歸3g,檳榔3g,枳殼3g,青皮(炒) 3g,厚樸(炒)3g,木香(煨)1.5g,甘草0.9g,山楂炭4.5g。 |
加減 | |
功效 | |
主治 | 一切痢疾,或赤或白,或赤白相兼,以及里急后重,腹痛噤口等證。 |
制備方法 | |
用法用量 | 水煎服。 |
用藥禁忌 | |
不良反應(yīng) | |
臨床應(yīng)用 | 應(yīng)用本方加減:白術(shù)、甘葛、黃芩、白芍、檳榔、枳殼、木香、山楂、仙鶴草、甘草。加減:濕熱勝者酌加苦參、尾連;血性便多者加地萸、烏梅;白粘凍便多者,可加桔梗;脾虛加黨參。治療慢性結(jié)腸炎25例中,男20例,女5例;病程最長者3年,最短者1個月。年齡25-56歲。結(jié)果:臨床癥狀和陽性體征消失,全身情況改善,1年不復(fù)發(fā)為臨床治愈,共9例;腹痛、腹瀉消失,大便成形,大便時僅有極少量粘液為有效,共12例;治療前后無變化均無效,共4例;總有效率為84%。 |
藥理作用 | |
毒性試驗 | |
化學(xué)成分 | |
理化性質(zhì) | |
生產(chǎn)廠家 | |
各家論述 | |
備注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