別名 | |
處方來(lái)源 | 云南中醫(yī)雜志1990,11(3):18 |
劑型 | 湯劑 |
藥物組成 | 柴胡、黃芩、決明子、菊花、夏枯草、黨參、白術(shù)、半夏、吳茱萸、澤瀉、生姜、大棗、炙甘草、石決明。 |
加減 | 嘔吐重用半夏、生姜、吳茱萸,加藿香、旋覆花、代赭石;倦怠乏力重用參、術(shù)、草,加黃芪;頭昏加川芎、蔓荊子、白芷;心悸減黃芩、夏枯草量,加桂枝、茯苓。另外春季加葛根、升麻,夏季加佩蘭、藿香,秋季加浙貝、知母,冬季加蘇葉、桂枝。 |
功效 | |
主治 | 外感性眩暈。 |
制備方法 | |
用法用量 | 日1劑水煎服。 |
用藥禁忌 | |
不良反應(yīng) | |
臨床應(yīng)用 | 治療外感性眩暈173例均以眩暈為主訴,病起于外感發(fā)病中或病后,排除器質(zhì)性原因者。其中男46例,女127例;年齡9-76歲;病程最短1日,最長(zhǎng)17年。結(jié)果:痊愈(眩暈及其它癥狀全部消失)148例,占85.55%;顯效(眩暈消失,余癥換方調(diào)理)20例,占11.6%;好轉(zhuǎn)(眩暈減輕,余癥換方調(diào)理)3例,占1.7%;無(wú)效(眩暈未減而換辯證或易活者)2例,占1.2%;總有效率為98.8%。 范濟(jì)平,小柴胡湯治療加味治療外感性眩暈,云南中醫(yī)雜志,1990,11(3):18。 |
藥理作用 | |
毒性試驗(yàn) | |
化學(xué)成分 | |
理化性質(zhì) | |
生產(chǎn)廠家 | |
各家論述 | |
備注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