別名 | |
處方來源 | 中西醫(yī)結合眼科1992,10(2):105 |
劑型 | 湯劑 |
藥物組成 | 菊花15g,白蒺藜9g,木賊9g,荊芥9g,蟬蛻9g,羌活6g,甘草3g。 |
加減 | 眼內(nèi)奇癢難忍,眵淚膠粘,胞瞼沉重,白睛黃濁,屬脾胃濕熱兼風邪型,加厚樸10g,白豆蔻15g;兩眥作癢,視力正常,外無形癥者,庸風邪侵襲,加大白蒺藜20g;眼癢勢輕,時作時止,屬血虛生風者,加僵蠶12g,生地20g;眼內(nèi)灼癢,每于夏季發(fā)作者,屬用熱壅目,加大菊花30g,連翹12g。 |
功效 | |
主治 | 目癢。 |
制備方法 | |
用法用量 | 日1劑水煎服,小兒減半。然后將余下藥渣倒人砂鍋復煎熱,以熱氣薰目15分鐘,待藥冷卻后用消毒紗布蘸藥水反復洗眼5分鐘,日3次,宜熱冷適度,頻頻瞬目。 |
用藥禁忌 | |
不良反應 | |
臨床應用 | 治療目癢38例,男26例,女12例;年齡5-27歲。結果:痊愈28例(58眼),占73.68%;好轉(zhuǎn)8例(14眼),占21.05%;無效2例(4眼),占5.26%;總有效率為94.73%。 |
藥理作用 | |
毒性試驗 | |
化學成分 | |
理化性質(zhì) | |
生產(chǎn)廠家 | |
各家論述 | |
備注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