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語拼音 | Yang er ju
|
傣藥名 | 娜罕
|
別名 | 牙浪弄
|
中藥材基原 | 為菊科植物羊耳菊的根和全草。
|
動物礦物植物形態(tài) | 羊耳菊 Inula cappa(Buch.-Ham.)DC.
亞灌木,高l~2m。全株被污白色或淺褐色絹狀或綿狀密茸毛;莖枝直立,圓柱形,被綿毛,少分枝,有縱細(xì)溝。葉互生,無柄或有短柄,長橢圓形,先端急尖或漸尖,基部楔形,邊緣稍有小齒,上面綠色,有腺點,被粗毛,背面被厚絹毛或灰白色綿毛。頭狀花序多個密集于長的總硬上,在枝頂排成圓錐狀;總苞卵形,苞片短,密被毛;花黃色,外圍舌狀花雌性,舌狀花冠先端為3裂,中央管狀花兩性,先端5裂;雄蕊5,花藥基部矢形,有長尾。瘦果,圓柱形,有棱,被白色長絹毛;ü6~12月。
生于海拔300~2600m的闊葉林下、向陽山坡草地或灌木叢中。分布于江西、福建、湖南、四川、廣東、海南、廣西和云南等地。
|
采收加工 | 夏、秋季采割全草,春、秋季挖根,洗凈鮮用或曬干備用。
|
藥材鑒別 | 性狀鑒別 根圓柱形,長5~30cm,直徑可達(dá)1.5cm,有分枝,表面深褐色,斷面黃白色,粗的根中間黑色。莖圓柱形,少分枝,直徑0.3~1cm,表面黃綠色或黃棕色,密被短茸毛。單葉互生,葉片橢圓形或披針形,長7~16cm,寬l~5cm,深綠色,上面密被糙毛,下面密被銀灰色絨毛,先端鈍或急尖,基部圓形或近楔形,邊緣具齒;葉柄短。頭狀花序集成聚傘狀復(fù)總狀花序,胞生,花小,邊緣為舌狀花,中央為管狀花。瘦果長圓柱形,有冠毛。氣微、味苦、微甜。
|
化學(xué)成分 | 皮含羽扇豆醇(lupeol),β-谷甾醇(β-sitoster-ol),齊墩果酸(oleanolic acid),油酸(oleic acid),棕櫚酸(palmiticacid),辛酸(caprylic acid)等[1,2]。
地上部分含L一肌醇一1,2,3,5一四當(dāng)歸酸酯(L-inositol-l,2,3,5-tetraangelate),百里香酚(thymol),β-金合歡烯(β-far-nesene),角鯊烯(squalene)[3]。
全草含7,5’一二甲氧基一3,5-2’一三羥基黃酮(7,5’dime-thoxy-3,5’,2’-trihydroxyflavone)等黃酮類化合物[4]。
|
藥理作用 | |
性味 | 味微苦,氣臭,性平。入水、風(fēng)塔。
|
功效 | 除風(fēng)散寒,行氣止嘔,止汗,止瀉,止血。
|
主治 | |
用法用量 | 內(nèi)服:煎湯,10~20g;或根適量,磨汁。
|
注意事項 | |
附方 | |
藥物分類 | 植物藥
|
參考文獻(xiàn) | 化學(xué)成分
[1]Singha J.C A,1984,101:35914g
[2]Saxena V K,et a1.C A,1985,103:102044e
[3]Bohlmann F,et a1.Phytochemistry,1982,21(3):780
[4]BhardwaJ D K,et a1.C A,1983,98:179028p
藥理
[1]江蘇新醫(yī)學(xué)院.中藥大辭典(上冊).上海:上海科學(xué)技術(shù)出版社,1977.698
|
傣藥名與別名出處 | 《西雙版納傣藥志》、(德宏)
|
參考 | 《中華本草》傣藥卷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