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站首頁
醫(yī)師
藥師
護士
衛(wèi)生資格
高級職稱
住院醫(yī)師
畜牧獸醫(yī)
醫(yī)學考研
醫(yī)學論文
醫(yī)學會議
考試寶典
網校
論壇
招聘
最新更新
網站地圖
   名族首頁  |   藏族醫(yī)學  |   蒙古族醫(yī)學  |   維吾爾族醫(yī)學  |   苗族醫(yī)學  |   傣族醫(yī)學  |   瑤族醫(yī)學  |   考試寶典  |  
您現(xiàn)在的位置: 醫(yī)學全在線 >> 名族醫(yī)藥 >> 傣族醫(yī)學 >> 傣族醫(yī)藥 >> 正文:茄子 -傣藥麻禾罕馬藥物說明書
    

茄子

  
漢語拼音
Qie zi
傣藥名
麻禾罕
別名
麻黑迫
中藥材基原
為茄科植物茄的根、果實。
動物礦物植物形態(tài)
茄 Solanum melongena 1.又名:東風草《滇南本草》。 一年生草本。全株被星狀柔毛。莖直立,粗壯,高60~100cm,基部木質化,上部分枝,綠色或紫色,無刺或有疏刺。單葉互生,葉柄長2~5cm;葉片卵狀橢圓形,長6~18cm,寬3.5~12cm,先端鈍尖,基部常歪斜,葉綠常波狀淺裂,表面暗綠色,兩面具星狀柔毛。聚傘花序側生,僅含花數(shù)朵;花萼鐘形,頂端5裂,裂片披針形,具星狀柔毛;花冠紫藍色,橫徑約3cm,裂片長卵形,開展,外具細毛;雄蕊5,花絲短,著生于花冠喉部,花藥黃色,分離,圍繞花柱四周,頂端孔裂;雌蕊1,子房2室,花柱圓柱形,柱頭小。漿果長橢圓形、球形或長柱形,深紫色、淡綠色或黃白色,光滑;基部肩宿存萼;ㄆ6~8月,花后結果。 全國大部分地均有栽培。
采收加工
秋冬果熟時采收,切片曬干備用。
藥材鑒別
化學成分
果實含胡蘆巴堿(trigonelline),水蘇堿(stachydrine)[1],茄堿(solanine)[2],飛燕草苷(delphin),對一香豆酸(p-coumaric acid),飛燕草素一3一葡萄糖苷(delphinidin-3一monoghcoside)[3],飛燕草素-3-(4-(對香豆酰)李糖基(1→6)葡萄糖苷]-5一葡萄糖苷(delPhinidin-3-〔4(p-coumaroyl)-rh-amnosvl(1→6)slucoslde]-5-glucoside},紫蘇寧(shisonin)[4],羅必明(lubimin)[5],β一谷甾醇(β-sitosterol),豆甾醇(stigmaster-ol)[6]一及綠原酸(chlorogenic acid)[7]等。 種子含替告皂苷元(tigogenin),薯蕷皂苷元(diosgenin)[8],8一羊毛甾烯一3β一醇(lanost-8-en-3β-ol),羊毛甾醇(lansterol),環(huán)水菠蘿烷醇(cycfoartanol),羽扇豆醇(lupeol)及β-香樹脂醇(β-amyrin)等[9]。
藥理作用
1.對血中膽固醇水平的影響 從茄子種子分離出的甾體皂苷,可使高膽固醇血癥家癥狀改善,提高胞漿膽堿酯酶活性[1]。 2.對某些酶的抑制作用 茄子乙醇提取物對胰蛋白酶有不可逆的非競爭性抑制作用[2]。
性味
味甘、微麻,氣腥,性涼。入風、水塔。
功效
清火解毒,止咳化痰,消腫止痛。
主治
主治“攏沙龍接火;唉米習特來”(咽喉腫痛,咳嗽痰多),“洞賀”(汗疹),“罕該泵”(睪丸腫痛)。
用法用量
內服:煎湯,根2O~30g。外用:果實適量,烘熱敷;或涂擦。
注意事項
附方
1.治“攏沙龍接火,唉米習特勒來”茄子根20g,假煙葉根15g,艾納香15g,大苦涼茶葉15g。煎服。(景洪市名傣醫(yī)康郎侖驗方) 2.治“洞賀”茄子適量切片,涂上少許硫黃擦患處。(景洪市傣醫(yī)波為三驗方) 3、治“罕該泵”茄子適量剖開,去一半籽,加入芝麻油,烘熱后敷患處。(景洪市名傣醫(yī)康郎侖驗方)
藥物分類
植物藥
參考文獻
化學成分 [1]中國醫(yī)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.中草藥有效成分的研究(第一分冊). 北京:人民衛(wèi)生出版社,1972.407 [2]Zyabko L P,et a1.C A,1964,61:3416c [3]Nagashima Y,et a1.C A,1966,64:10086e [4]Watanabe S,et al.C A,1966,65:2621h [5]Stoessl A,et a1.J Chem Soc Chem Commum 1974,(17):709 [6]Jam S C,et al.C A,1980,93:66139d [7]KOZUkue N,et a1.C A,1979,91:154313V [8]Apsamatova R A,et a1.C A,1978,88:101622b [9]Itch T,et a1.Phytochemistry,1977,16(11):1723 藥理 [1]Zyabko L P,et a1.C A,1964,61:3416c [2]Ramaswamy S,et al.C A,1972,77:161954u
傣藥名與別名出處
《西雙版納傣藥志》、(德宏)
參考
《中華本草》傣藥卷
...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評論加載中...
    網 名: (必填項)
    評論內容:
    沒有相關文章
    關于我們 - 聯(lián)系我們 -版權申明 -誠聘英才 - 網站地圖 - 醫(yī)學論壇 - 醫(yī)學博客 - 網絡課程 - 幫助
    醫(yī)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© CopyRight 2006-2046, MED126.COM, All Rights Reserved
    浙ICP備12017320號-1
    百度大聯(lián)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站 中網驗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