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語拼音 | Pn gong ying
|
蒙藥名 | 畢力格圖-那布其
|
別名 | 瓦枯爾,枯日忙,阿爾山-達日雅干,巴格巴蓋-其其格
|
考證 | 本品載于《認藥白晶鑒》!稛o誤蒙藥鑒》稱:“葉細、油潤、缺刻,花單一,味苦、甘者為瓦枯爾!辈⒏街参镄螒B(tài)圖2幅。上述植物形態(tài)、附圖與蒙醫(yī)所認用的蒲公英形狀特征相符,故認定歷代蒙醫(yī)藥文獻所載的瓦枯爾即畢力格圖-那布其(蒲公英)。
|
中藥材基原 | 為菊科植物蒲公英、華蒲公英等的全草。
|
動物礦物植物形態(tài) | 1.蒲公英 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.-Mazz.
多年生草本,含白色乳汁,高10~25cm。根深長,單一或分枝。葉根生,排成蓮座狀;葉片矩圓狀披針形、倒披針形或倒卵形,長6~15cm,寬2~3.5cm,先端尖或鈍,基都狹窄,下延呈葉柄狀,邊緣淺裂或不規(guī)則羽狀分裂,裂片齒牙或三角狀,全緣或具疏齒,綠色,或在邊緣帶淡紫色斑,被白色絲狀毛。花莖上部密被白色絲狀毛;頭狀花序單一,頂生,直徑2.5~3.5cm,全部為舌狀花,兩性;總苞鐘狀,總苞片多層,外層較短,卵狀披針形,先端尖,有角狀突起,內(nèi)層線狀披針形,先端呈爪狀;花冠黃色,長1.5~1.8cm,寬2~2.5mm,先端平截,5齒裂;雄蕊5,著生于花冠管上,花藥合生呈筒狀,包于花柱外,花絲分離,白色,短而稍扁;雌蕊1,子房下位,長橢圓形,花柱細長,柱頭2裂,有短毛。瘦果倒披針形,長4~5mm,寬約1.5mm,外具縱棱,有多數(shù)刺狀突起,頂端具喙,著生白冠毛。花期4~5月,果期6~7月。
生于山坡草地、路旁、河岸沙地及田野間。全國大部分地區(qū)均有分布。
2.華蒲公英 Taraxacum sinicum Kitag.
多年生草本,高8~20cm、葉根生;葉柄短,基部擴大呈鞘狀;葉片狹倒披針形或倒披針形,長4.8cm,寬1.2~1.5cm,先端尖,基部狹長,邊緣近全緣或具規(guī)則的齒裂,頂端裂片長戟形,側(cè)裂片窄三角狀披針形,先端尖或鈍,邊線具疏細因,兩面均被蛛絲狀毛;ㄇo細短,長約4cm,被蛛絲狀毛;頭狀花序單一,頂生,全為舌狀花,兩性;總苞片3層,外面2層較短,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,長約5mm,寬約lmm,先端幾無角狀突起,內(nèi)面1層較長,線狀披針形,長1~1.4cm,寬1~2mm,綠色或微紫紅色,邊緣具窄白膜質(zhì);舌狀花冠黃色,長1~1.2cm,寬約1.2mm,先端齒裂,下部1/3連成管狀;雄蕊5,聚藥,花絲短,分離;雌蕊1,子房下位,長橢圓形,柱頭2深裂,有短毛。瘦果披針形或長橢圓形,長約4mm,寬約lmm,具縱棱,全體有刺狀突起,中部以上較顯著,喙長3~4mm;冠毛纖細,白色,長約6mm;ㄆ4~6月,果期6~7月。
生于稍潮濕的鹽堿地或原野上。分布于東北、華北及陜西、甘肅、青海、新疆、河南等地。
|
栽培與養(yǎng)殖 | |
采收加工 | 春、夏季開花前或剛開花時采收,除凈泥土,陰干。
|
藥材鑒別 | 性狀鑒別(1)蒲公英 全草呈皺縮卷曲的團塊。根圓錐狀,多彎曲,長3~7cm,表面棕褐色,抽皺,根頭部有棕褐色或黃白色的茸毛,有的已脫落、葉基生,多皺縮破碎,完整葉倒披針形,長6~15cm,寬2~3.5cm,綠褐色或暗灰色,先端尖或鉤,邊緣倒向殘裂或羽狀分裂,裂后齒牙狀或三角形,基部漸狹,下延呈柄狀,下表面主脈明顯,被蛛絲狀毛;ㄇo1至數(shù)條,每條頂生頭狀花序;總苞片多層,外面總苞片數(shù)層,先端有或無小角,內(nèi)面1層長于外層的1.5~2倍,先端有小角,花冠黃褐色或淡黃白色。有的可見多數(shù)具白色冠毛的長橢圓形瘦果。氣微,味微苦。
(2)華蒲公英 葉倒卵狀披針形或狹披針形,長約4.8cm,寬1.2~1.5cm。常較規(guī)則地倒向羽狀深裂,裂片3~7對,先端裂片長戟形,先端尖或鈍,基部狹長,幾無毛?偘3層,外層2面先端幾無小角,內(nèi)面1展長于外層的2倍。
顯微鑒別 蒲公英報橫切面:木栓展為3~5層棕色細胞。皮層極狹窄。韌皮部寬廣,乳管群與篩管交互排列成斷續(xù)的3~9輪。形成層成環(huán)。木質(zhì)部較小,射線不明顯;導管散列。薄壁細胞中含萄糖。
葉表面觀:(1)蒲公英 上下表皮細胞垂周壁波狀彎曲,表面可見角質(zhì)紋理。上、下表皮均有非腺毛,由3~9個細胞組成,頂端細胞甚長,皺縮呈鞭狀或脫落。下表皮氣孔較多,不定式或不等式,副衛(wèi)細胞3~6個。葉肉細胞含細小草酸鈣結(jié)晶。葉脈旁可見乳汁管。
(2)華蒲公英 上下表皮細胞垂周壁稍波狀彎曲,角質(zhì)層的紋理明顯,尤其上表皮的層紋密。多細胞非腺毛稍少。
理化鑒別 (1)取本品甲醇提取液lm1,置水浴上蒸干。用冰醋酸lml溶解殘渣,加入醋酸酐-濃硫酸(19:1)試劑lm1,溶液由黃色很快變紅色→紫色→青色→淺綠色。(檢查甾醇類)
(2)取本品粉末1g,加乙醇10m1,冷浸過夜,濾過。濾液蒸干,殘渣加稀鹽酸40ml溶解,濾過。取濾液lm1,加改良碘化鉍鉀試液2滴,產(chǎn)生橙色沉淀。(檢查水溶性生物堿)
|
化學成分 | 全草含蒲公英甾醇(taraxasterol),蒲公英素(taraxacerin),蒲公英苦累(taraxicin);êⅫS質(zhì)(flavoxanthin)等[1,2]。
|
藥理作用 | |
炮制方法 | |
性味 | 味苦、微甘,性涼。
《無誤蒙藥鑒》:“味苦、甘。”
|
功效 | 平息協(xié)日,清熱,解毒,開胃。
|
主治 | 主治乳痛,淋巴結(jié)腫,協(xié)日熱,黃疸,瘟疫,口渴,食欲不振,急性中毒,包如巴達干,胃熱,陳熱。
1.《認藥白晶鑒》:“根清諸熱,祛胃火;葉治包如病,莖之乳汁療傷!
2.《觀者之喜》:“治胃熱,巴達干包如,血協(xié)日癥,陳熱,瘟疫,食欲不振,急性中毒。”
|
用法用量 | 內(nèi)服:煮散劑,3~5g;或入丸、散。
|
注意事項 | |
附方 | |
制劑 | |
藥物分類 | 植物藥
|
參考文獻 | 化學成分
(1)中國醫(yī)學科學院藥用植物資源開發(fā)所,等.中藥志(第四冊).第2版.北京:人民衛(wèi)生出版社,1988.697
(2)李廣勛.中藥藥理毒理與臨床.天津:天津科技翻譯出版公司,1992.36
藥理
(1)李廣勛.中藥藥理毒理與臨床.天津:天津科技翻譯出版公司,1992.36
(2)馬風友.中醫(yī)藥學報,1991,(1):41
(3)施鶴高.中醫(yī)雜志,1979,(12):55
(4)黃玲,等.中藥藥理與臨床,1991,(3):8
|
蒙藥名出處 | 《無誤蒙藥鑒》、《認藥白晶鑒》、《蒙藥學》
|
參考 | 《中華本草》蒙藥卷
|